楔橫軋技術歷史與來源
2010-9-7 8:58:53 來源: 作者: 編輯:admin
楔橫軋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誕生以來一直改變著工藝生產。
楔橫軋技術的歷史與來源
早在十九世紀,人們就開始探討用楔橫軋的方法生產軸類零件,但是由于當時技術的限制一直使此項工藝未能用于生產。
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,隨著捷克斯洛伐克在萊比錫國際博覽會上的展出,才引起了世界各國科學工作者的廣泛重視,從而使楔橫軋技術成為世界上眾所周知的軸類零件加工新工藝。
60年代初,原捷克首先將輥式楔橫軋技術應用于生產,主要產品為五金工具坯,小型汽車零件等。
60年代后期,原東禧將板式楔橫軋研究成功并投人工業生產,產品包括大型汽車零件這項技術在原蘇聯也得到應用,除輥式、板式楔橫軋機外,還研制出單輥弧形式鍥橫軋機。生產的品種有汽車、拖拉機、電機及煤炭機械上的零件。
日本三菱公司將輥式與板式楔橫軋應用于生產汽車軸類零件。之后,英德日本以及前蘇聯等國相繼對此技術進行開發研究,不僅從其變形機理,而且在工藝參數、裝備上也進行了廣泛的實驗研究,取得了一定的成果,并不斷運用于工業生產之中。
目前,國外用楔橫軋工藝生產的軸類另件己達百種,其工藝裝備也得到了長足發展。